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文化 >> 杨公风水文化

杨公风水的创新与发展

  • 杨公风水文化
  • 时间: 2023-07-21 21:34:15
  • 作者: 网站编辑小编
  • 来源: 杨公风水文化圣地江西赣州于都
  • 340

杨公风水的创新与发展

  杨筠松,名益,字筠松,号长茂,民间称杨救贫。据清谢旻《(康熙)江西通志》卷一百六记载:“(唐)杨筠松,窦州人。僖宗朝掌灵台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禄大夫。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后至虔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迪、刘江东,世称“救贫仙人’是也。卒于虔,葬雪都药口坝”。这些短短的文字概括了杨筠松不平凡的一生。

  在风水学的基本理论方面,杨筠松继承了郭璞“乘生气”为主旨的风水理论,力主因地制宜,因形择穴,观察龙脉,分析地势、方位,强调龙、穴、砂、水的配合,从而择定阴宅、阳宅的最佳位置,渐渐演变发展成为风水地理的“形法理论”,世称“形势派”“峦头派”或“江西派”,亦称“赣派”,至今我们统称为“杨公风水”。被后世风水界尊为杨公风水祖师,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个学派源远流长,迄至于今,海峡两岸、港澳和东南亚等地,自称杨公若干代传人的,大有人在。据《四库全书》载,杨筠松著有《青囊奥语》《天玉经》《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等风水理论著作。杨筠松创造了自唐代以来,有系统理论、有具体实践操作规程的中国风水;他还创造了以磁针方位为正针做地盘,以日景方位为缝针做天盘的杨公罗盘,实现了风水理论与风水罗盘的完美结合。杨筠松以其理论与实践,开创了中国风水的新时代,在中国风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6899472269224.jpg

于都县城重光宝塔

  杨筠松为避黄巢之乱,从京城长安来到虔州(今赣州)后,从事风水术的实践活动,将为皇家朝庭服务的秘术带到民间,为百姓选址建房、修坟,并授徒传术,使风水术走向普遍化。他用自己擅长的风水术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一生扶贫济困,匡扶正义,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传说,被世人称为救贫仙人。

  杨筠松与同在朝庭司天监担任都监的卜则巍(章贡人)、武昌郡守廖銮(宁都人)来到州(今赣州)后,就受到当时在虔州主政的卢光稠、谭全播等地方官员、绅士的重视,邀为座上宾。其后,卢光稠为满足自己称王的政治企图,请杨筠松对虔州古城作风水规划布局,对古城进行了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系统规划和扩张。同时,为卢光稠父母分别选址卜葬坟墓,为卢光稠选定生基,为谭全播祖父迁葬坟墓等。至今,杨筠松在赣南留存的风水作品有宁都县洛口镇麻田村卢光稠的母亲及妻子的“龙马形穴”墓、宁都县青塘镇青塘村何循辙“伏地虎形”墓、为弟子曾文迪家族选址的于都县葛坳乡小源村“诚笃堂”曾氏宗祠和“蛛蜘结网形”的曾氏祖坟、为于都祁禄山镇备岭圩边张氏先祖张公允选址的“仙鹅形”墓等阴阳宅作品。

  杨筠松在赣南生活长达二十多年,走遍了赣南的山山水水,创建了自己的导言杨公文化圣地形法风水理论,授徒传术。其后,杨公风水术著述极大丰富,其弟子曾文迪著《青囊序》《八分歌》二卷、《泥水经》,弟子刘江东著《三宝经》《乘生秘宝经》以及宋代的廖金精著《怀玉经》《俯察本源歌》《一盏灯》,赖布衣著《青乌序》《催官篇》并对杨公罗盘进一步完善,增设了人盘,更具操作性。大量的杨公风水术著作,不仅在理论上得到提升,在方法上也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充实,为风水术的播衍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公风水的播衍和发展是离不开赣南的山水环境和客家人的迁徒、壮大。据清同治《赣州府志》记载:“赣之为郡,处江右上游,地大山深,隅秀错,……汉唐以前,率以荒服视之”至宋代,王安石《虔州学记》中还说:“虔州江南地最旷,大山长谷,荒翳险阻。”可想而知,客家先民从北方迁徒到南方这样一种自然环境里生存和发展,除了需要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精神外,还要有适应环境生存的办法,而杨公形法风水术是在赣南这种山水环境中创建的,又为客家人建造阴阳宅,以达到安居乐业提供了现实需求。所以,杨公风水在客家先民们的定居生活和繁衍生存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随着客家民系的发展,杨公形势派风水术也迅速向广大客家地区播衍。到宋时,从中衍生出一个新的流派——理法派。理法派的创始人王伋原是赣州人,因屡试不第,移居福建后,复活了被人们淡忘的八宅风水理论,形成新的理气学派,又称为闽派或福建派。“其为说主于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纯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因此,有人将王伋尊为理气派的祖师。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赣闽粤客家人的广泛迁移,加上理法派本身源自于赣南杨公风水,与形势派风水相容之处颇多,风水罗盘的广泛应用,使形势派与理法派合流,此后至今,客家地区的风水术既以罗盘定向位,又重视龙穴砂水的配合,再也没有什么形势派与理法派的区别了,如今都统称之为“杨公风水”。

1689947226924.jpg

古代重光宝塔

  伴随着客家民系在赣闽粤边区整体成型,明清时期风水术受到宋明理学和客家地区“巫文化”、宗族文化的影响,风水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风俗普及于赣闽粤广大客家地区,风水观念则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积淀深深浸透于人们的心灵之中,成为客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时,风水在客家地区已经相当盛行,已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治理各个层面。一是风水观念成为人们行为准则而具有约束力。如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十—“风俗志”附“应禁各条”记载,清代宁都直隶州府曾明令禁止庶民在莲花山上挖煤、烧石灰,原因是“莲花山系州城发脉之处”,在此挖煤烧石灰,就会破坏“州县龙脉”,应即予究治。各姓氏族谱中一般都列有“保风水、保坟墓”的族规,特别是对村落的后龙山、水口的环境保护以及对祖坟的保护看的非常重要,列入族规,族人必须遵守。二是各地遍建风水塔,人们相信这可以祈福消灾,如在河流的转弯处或交汇处建水口塔以镇水患,并在风水上达到水口关拦的作用;在城镇附近的山上建文峰塔以祈文教昌盛,科宦发达等等。上至府县、下至乡里,都积极参与,大力倡导。如明万历年间,于都建蜚英塔,明李涞《蜚英塔记》:“塔当先师庙巽址,是为文明之位,……以凝风气毓人文”。三是葬俗上停枢不葬和坟墓屡迁不厌之风越来越严重。如清乾隆《嘉应州志》(卷—“舆地部·风俗”)云:“葬惑于风水之说,有数十年不葬者。葬数年必启视,洗骸,贮以瓦罐,至数百年远祖,犹为洗视。或屡经起迁,遗骸残蚀,止余数片,仍转徙不已,甚且听信堪舆,营谋吉穴,侵扩盗葬,构讼兴狱破产,以争尺壤,俗之愚陋,莫丧葬为甚。”同治《雪都县志》(卷五·民俗)也载:“停枢不葬有至数年、十数年,甚而数十年者。其原有二:一由南方地湿,惧水蚁之为害,择地无吉或不敢葬;一由俗尚侈靡,亲死以散帛广至客为多能,惧丧无费或虑居隘而不葬。”客家地区的人们,常为了求一个好屋址或墓穴,不惜长期供养风水师,以丰美酒食招待。这为风水先生招摇撞骗创造了适宜的文化氛围,有些不懂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风水先生,靠背诵几句“地理口诀”,故弄玄虚,欺骗那些真诚希望得到适宜休养生息之地的人们,把风水带入“江湖化”“迷信化”,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