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信峡,位于于都县东北三十公里,是该县三乡(段屋乡、宽田乡、车溪乡)交界处,梅水泻出其中,山高水绿,自然景色,秀丽壮观。一千多年前,赣派风水祖师杨救贫长期活动之所,死后也葬于寒信峡药口(跃口)。此后,寒信峡流传着种种有关杨救贫的传说故事,也给风水文化带来了种种谜团,众说纷芸,莫衷一是。为此,本文以《生死之谜》《板凳定向之谜》《偈语之谜》为题,对杨救贫的生卒、葬址以及其亲自勘查的管氏宗祠(继述堂)和留下的《偈语》做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对研究风水文化,尤其是考辩杨救贫生卒、葬地感兴趣的学者、专家在研究探讨中有所帮助,同时对开发杨救贫风水文化研究考察旅游,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据《江西通志》载:“筠松,窦州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杨筠松乃断发径仑,步龙一过虔州,以地理术行于世,系杨救贫先生是也。”杨救贫到虔州后(赣州).长期活动在于都、宁都、兴国、赣县等地,寒信峡就是来往于于都至兴国(三僚)水路必经之处。在古时候,寒信峡属“雪邑北乡崇贤里”现在的宽田杨公坝、段屋寒信村、明清杨公照碑树立地车溪河边村(在该村的狗肠坑的明代刘氏祖墓碑文上就明确记载狗肠坑又叫药口)也属之。杨救贫对寒信峡的地理风水是相当熟悉,以至死后葬于寒信峡药口(又名乐口或跃口),即梅江入寒信峡转弯口,上接宽田杨公坝,下连段屋寒信村,旁为车溪河边村。并留下《偈语》昭示后人,为寒信峡这块风水宝地留下了“千古之谜”。因此,笔者就杨救贫在寒信峡留下的谜团作点初探,望能对风水文化研究探讨有所帮助。
生死之谜
杨救贫为赣派风水地理祖师,留下了相当丰富的堪舆术著作,其术流传广泛,而且辐射海外,但对杨救贫生、卒、葬地专家学者著述纷芸。杨救贫生活于唐朝晚期,据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七载:“筠松,不见于史传”。说明直到清代都没发现杨救贫的传记。对于一个时逾千年又缺乏史料的人,要确切了解掌握其生、卒等具体情况是相当困难的,事实上民间的传说以及风水地理书籍中记载杨救贫的生卒时间各承其说。笔者根据有关资料一一承列,并作点初浅探讨以供专家学者参考据王学伟著《杨救贫的传说》载:“杨救贫,原名杨筠松,字叔茂,生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卒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4年)。
1、据李灵著《关于杨救贫》载:“杨救贫出生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三月初八日戌时”,“卒于唐光化三年(公元907年),杨救贫被人毒害致死,享年六十七岁”。
2、另据《钦定四库全书子部提要》称“杨筠松,名益,赣州人,生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三月初八日戌时。”又据李灵著《杨救贫传奇》载:“杨救贫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三月初八日戌时。卒于唐天裕三年(公元906年)九月,杨救贫是遭人暗算,中毒身亡,享年七十二岁。”
3、据管让《大唐国师杨筠松——救贫风水传奇》载:“杨救贫,出生时间为唐武宗辛西年(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八月十六日,卒于唐天裕六年(公元909年),终年六十九岁。
4、据韩振飞、姚莲红著《浅谈杨筠松及赣派风水术》载:“杨筠松生于大唐太和甲寅三月初八日戌时,卒于昭宗光化三年二月初九日卯时,寿六十七岁”。其援引兴国三僚曾廖二姓家谱。
5、据刘江东著《三宝经》序中记载:杨筠松“唐太和甲寅三月初八日生,卒天祐三年九月,寿七十三。”
根据以上种种生卒时间可以分析:
第一、杨救贫生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卒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4年)的说法,杨救贫的寿年应为七十岁,但他因黄巢之乱(公元881年元月)而弃官进入赣南;而其卒于884年,那么杨救贫在赣南时间为三年,短短三年时间,在赣南何以广纳贤徒,著书立说,建立赣派风水术,何以称其长期寓居江西,因此,该生卒时间,笔者认为不可为信。
第二、李灵著《关于杨救贫》称其“卒于唐光化三年(公元907年)”,这里明显存在笔误,唐光化三年应为公元900年,公元907年应为唐天裕4年(丁卯年),同时,该文作者后来又著《杨救贫传奇》一书所载杨救贫的生卒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管让初著《大唐国师杨筠松——救贫风水传奇》中载其出生时间是引王德循著《地理真传》卒时是援引术家的《勘舆札记》:“是时,杨公先师六+九岁”,以此推定杨救贫卒于唐天裕六年(公元909年),其卒时值得考究,同时公元909年也应为后梁开平三年(己巳年)。⑥
第三、据《钦定四库全书子部提要》称杨救贫生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年)三月初八日戌时。又据三僚曾廖二姓家谱、刘江东《三宝经》中称杨救贫生于大唐太和甲寅(834年)三月初八日戌时。虽然年份不一,但出生月日时、致,杨救贫的生日为三月初八日,其可信度较高,因为兴国三僚是杨救贫与其徒曾文迪卜地开基,曾廖二姓先后从于都、宁都移居兴国三僚,而且曾、廖二姓自开基以来一直居住该地没有迁移,其留下的族谱所载,杨救贫出生时间可靠度较大。
第四、从以上生卒时间分析,杨救贫寿年应为六十七岁至七十三岁。其出生年份以公元834年(唐大和八年甲寅年)与公元841年(唐会昌元年辛西年)争论较大,如果杨救贫出生在公元834年,那么其入赣年龄为四十七岁;如果杨救贫出生在841年,那么其入赣年龄为四十岁。另外,据有关杨救贫生平资料考证,完全记录其去世时间只发现在三僚曾、廖二姓家谱中有记载为“昭宗光化三年二月初九日卯时,寿六十七岁”,即为公元900年;如杨救贫出生在公元841年,那么杨救贫寿年为五十九岁,难以为信;如出生在公元834年,那么杨救贫人赣二十多年的传说也值得怀疑。
对于杨救贫的生卒时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还待于进一步考究。
——杨救贫的死因及葬地
对于杨救贫的死因也有不同传说,一是因年老病卒,更多的民间传说是杨救贫为卢光稠谋地因酒后失言,中毒而死。
《赣州府志》云:“窦州杨筠松……,卒于虔,葬于都药口坝”,又据《于都县志》(同治十三年版)云:“唐都监杨筠松墓,县东北八十里,地名跃口,今称为杨公坝。明万历初,太守叶公梦熊竖碑表之。”①又云“杨筠松卒于药口,其徒曾文迪即于坝上扦地葬之,因名杨公坝。③又据《于都县志》(1991年版)载,杨公坝原名“芒筒坝”,为缅怀杨氏怜贫恤苦,乐善好施的美德,后人将其改为“杨公坝”,②今属于都县宽田乡,亦即于都车溪黄沙村出土杨筠松明清碑记处的河对面。 对此,《管氏族谱》也载:“筠松杨公实卒于此,称此地曰“杨公坝”,盖地以人传也。⑩
时过境迁,梅江改道,杨救贫墓早已游入河底,不知去处。明万历七年,太守叶梦熊曾在梅江西岸,江水从今河头村急转直泻寒信峡的山嘴处(又名老鼠搬仓),正对着杨救贫墓址立了一块红石日照碑,以资纪念;另外,清嘉庆十八年段道轩、吴肇龙二位风水师前来祭奠祖师杨救贫,并祈求祖师护佑操业遂心应手,并立碑纪念。现二块碑石存于于都县博物馆,(具体见姚莲红所著《唐国师杨筠松碑记考略》发表于《南方文物》2000年第1期85页),在原立碑处于都县人民政府于1991年建了一块杨救贫纪念碑。
杨救贫墓址,具体地址有不同的传说,有的说是杨救贫在生前自己选址择定,其徒葬之。有的说是在寒信峡药口死后,其徒弟曾文迪就近择址而葬。其具体墓址有的说是在杨公坝(即梅江东岸)河边,有的说是在立牌处(即梅江西岸)河边。对于墓的朝向,象形也有记载:“壬山丙向兼子午三分地肖龙形”0另说:“葬犀牛下海形”
从以上著述分析,杨救贫确实葬于寒信峡药口,至于其它一些说法,不足为信。其具体墓址、朝向有待风水专家学者进一步考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