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雩都《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记载:“曾文迪,行增二郎,字继舆,道号逸真,公熟究青囊黄度内经诸书,初徒居崇贤里,尚在黄禅寺,夜梦彩霞,次日遇杨仙筠松,郎师事之,益精堪舆奥旨,仙师亲为卜宅,得今之兴国三僚,遂于中和二年(882年)徒家居焉。”
曾文迪是杨筠松的首座弟子,也是三僚曾氏的开基祖先,自从在黄禅寺偶遇杨筠松之后,便与杨筠松云游天下,但是曾文迪一直都想寻找一块吉壤,世代定居下来。据传,在雩都的赖村(今属宁都县),曾文迪希望在那里安家,在他看“那里山峰俊秀,后代定出官”,杨筠松说“那里不好,山是秃头山,只会出盗贼”。后来在雩都的平头寨(今于都县银坑镇平安村),曾文迪说这里是“五虎下山,狮象把水口”,将来子孙肯定兴旺发达,谁料杨筠松又说他看错了,这是“五鼠下山,猫儿把水口”。曾文迪发现三僚的风水不错,于是告诉杨筠松,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好地方,子孙可以世代为官”。杨筠松来到三僚一看,果然是一块肥沃的盆地,山水环绕,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在遥远的盆地边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树底下卧着一块圆形的巨石。但是,在这位风水大师的眼里,看到的却是一块适宜风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整个盆地就是一个硕大的罗盘,盆地中间的长条形石峰酷似罗盘的指针,而松树和巨石则是风水先生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包裹。他说:“贤徒,这里地方是不错,但你断错了,这里有罗经吸石,后有凉伞包袱随身,在这里住下来,子孙后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行风水了。”原来杨筠松担心死后风水成为绝学,希望徒弟们能够世代继承他的风水地理学问。曾文迪将全家迁往三僚村定居时,杨筠松特地为他择址定向,并作了一份地钳记:“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山峦;甲上罗经山顶起,西北帘幕应;南方天马水流东,仙客朝拜中;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职旺;今卜此地为尔居,代代拜皇都;初代钱粮不兴大,只因丑戌相刑害;中年富贵发如雷,甲木水栽培;兔马生人多富贵,犬子居翰位;今钳此记付文迪,三十八代官职显”流传至今。自曾文迪从唐末时迁居三僚,迄今千余年来,其后裔繁衍千枝万派,分布全国各地,已成为万丁旺族,人文蔚起,风水名人之士响于中外,足见杨公仙师之预兆。
平安古村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