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
赣州是一座2000多年的古城,是非常具有人文意蕴和历史文化丰富的地域。从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古代到现当代的辉煌脉络。
赣州城在唐代的时候,才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座城市。赣州城在唐代之前经历过数次的搬迁。唐末五代,有一个名叫卢光稠的赣南客家人,称为“卢王”,在整个赣南、广东都非常具有影响力,这个人的雄才大略,使赣州这座城市有了它的历史文化地位。那么从城市建成这个角度来说,又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堪舆大师杨筠松。他当时对我们赣州这座城市做了一个规划,给赣州这座古城指明了扩展的方向。这个规划是以赣州古城的一个最高点——贺兰山为起穴之地,也就是现在的郁孤台坐落的地方。城市在这里奠定它的基础,奠定了之后,就一直往西南方向发展。
赣州,是一座占据东南山水形胜、城池雄伟壮阔的城市。赣州位于赣江上游,地处章水与贡水会合处,有着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宋代曾辉煌至极,是全国三十个名城之一。
郁孤台(图片来源于网络)
赣州古称虔州,唐朝末年时期,赣南农民起义,出自虔化县清音里(今宁都县麻田)望族的卢光稠拥兵起义,是赣州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首领,治理开发赣南成绩卓著。也是他邀请当时在赣南地区收徒创说的风水大师杨筠松来对赣州进行堪舆布局,杨筠松欣然应允。
龟角尾(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筠松在赣州游走一番之后发现,赣州处于山环水抱的天然风水格局之中。据江右之上游,崆峒峰居前,三阳枕其后,章、贡两水缭绕左右,而郁孤岭屹立其中,诚一方之壮观也。外围与崆峒山对峙的还有西南的四会峰、九峰山,北面的储山、狮子岩,西北的通天岩等,实可谓山之分峙,水之滢洄,而形胜即于此焉。
在掌握赣州周围的地形地貌后,杨筠松开始着手规划布局赣州的扩城方案,选赣州城址为上水龟形,龟头筑南门,龟尾在章贡两江合流处(北门),至今仍名龟尾角。东门、西门为龟的两足,均临水。龟首南向,城内皇城坐北面南,阳街(今文清路、建国路)南北贯通,形成南朱雀、北玄武。且在南面与陆地接壤的位置开凿了一条护城河,沟通两边的章江与贡江,赣州城遂成为一座四面临水,易守难攻的铁城。扩城布局确定后,杨筠松还确定了城市的发展轴线,以北端的衙署为原点,一路向南,东西两侧发展到河流两岸为止。直到今天赣州城市的发展主轴依旧是这条向南的路线。
杨筠松还在赣州规划了一座土城墙,长约4500米左右,上面建有城垛、炮楼等军事设施,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镇南、百胜、建春、涌金五大城门。这样规模的一座城市,在军事防御、抗洪等方面,于当时已经是相当先进了。现今保留的赣州古城墙是卢光稠按照杨筠松设计、规划奠定基础,后经一千余年,多个朝代,特别是北宋嘉祐年间,赣州知军孔宗瀚将土城改建为砖石城后,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6.5公里、高大雄伟的砖城墙,为江西全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北宋砖墙之一。绕城墙走完大概要两个小时,站在城墙向北望去,可看见来往数不清的船只。如今赣州正在大力发展的古风文化旅游便是依托于这古城墙。
赣州古城墙(图片来源于网络)
赣州古城的街区布局也是由杨筠松策划的,以衙署和城门为起止点的六条大街,成为城市的主干道,在主干道划分成的街区内,营造了若干次干道以及密集的巷道。这就是清末赣州城内的36条街,72条巷,总共108条街巷,共同构成了赣州城完备的道路网络。其中魏家大院、灶儿巷、南市街古街有不少明清建筑留存。
古城墙上的楼台(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唐代,随着梅关古驿道和赣江水路南北大通道的开通,赣州成为“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到宋代,赣州“商贾如云”,是当时全国三十六大城市之一,成为赣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唐代至清末,赣南中进士和状元五百五十名,人杰地灵。